亢宗之子 kàng zōng zhī zǐ

abac式
拼音kàng zōng zhī zǐ
注音ㄎㄤˋㄗㄨㄥㄓㄗˋ
繁体亢宗之子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亢宗之子的解释
指的是亢宗的儿子。亢宗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常用来指代高贵或显赫的家族的后代。
出处

1.

《左传·昭公元年》:“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

2.

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其中提到“亢宗之子”,用来形容一个家族的传承。
寓意
强调家族传承和出身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珍惜和维护家族荣誉。
列子

1.

这个年轻人是亢宗之子,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2.

作为亢宗之子,他肩负着家族的期望和责任。

3.

亢宗之子在社交场合总是备受瞩目。

4.

他虽然是亢宗之子,但却非常低调,从不炫耀自己的出身。

5.

亢宗之子在事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延续了家族的辉煌。

6.

我不德,不应有~;弟又善教,俾姑为汝子。有寸进时,可赐还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曾友于》

亢宗之子的翻译
德语
Sohn der erhabenen Linie
日语
高貴な一族の息子
法语
fils de la lignée exaltée
英语
son of the exalted lineage
亢宗之子的字意分解
kàng
1:(象形。小篆字形,从大(人)省,象人的颈脉形 ①(gāng)本义:人颈的前部,喉咙 ②高)。
2:高。
3:刚强。
4:自高,无所屈。
5:星名,亢宿。二十八宿之一,青龙七宿的第二宿。
6:极,达到最高的境界。
7:抵御
8:蔽,庇护。
9:姓。
zōng
1:(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2:同本义。
3:祖先(常指祖父辈以上的)。
4:宗族;同族。
5:宗派;派别。
6:宗子,即嫡长子。
7:即品系 。一个种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变种,如异宗配合的霉菌有两个宗:(十)宗和(一)宗,前者以其较强壮的生长势而区别于相应的后者。
8:被传达、表示或暗示的意思;主旨。
9:尊祭之神。
10:帝王的庙号。从汉代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
11:诸侯夏天朝见天子之礼。
12:尊崇。
13:尊敬。
14:取法。
15:归往。
16:归向。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亢宗之子,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kàng zōng zhī zǐ)。abac式组合,亢宗之子意思是:指的是亢宗的儿子。亢宗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常用来指代高贵或显赫的家族的后代。 强调家族传承和出身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珍惜和维护家族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