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求无过 dàn qiú wú guò

abcd式
拼音dàn qiú wú guò
注音ㄉㄢˋㄑㄧㄡˊㄇㄛˊㄍㄨㄛˋ
繁体但裘無過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勇于创新
  • 大胆尝试
  • 积极进取
但求无过的解释
原意为只求不犯错误,不求有功劳,现多用于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求稳不求进的态度。
出处

1.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2.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后世引申为但求无过。
寓意
强调稳妥保守的态度,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要避免失误。
列子

1.

他在工作中总是但求无过,不敢有任何创新尝试。

2.

小王做事但求无过,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3.

老李年纪大了,工作上但求无过,不再追求业绩提升。

4.

她在考试中但求无过,不求高分。

5.

团队中有些人但求无过,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6.

很多人都抱着不求有功,~的想法。

但求无过的翻译
德语
nur Fehler vermeiden
日语
過ちを避けるだけ
法语
ne pas faire d'erreurs
英语
just avoid mistakes
但求无过的字意分解
dàn
1:(形声。从人,旦声。①本义: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经传皆以袒为之。②只,仅,不过)。
2:表示范围,相当于“只”,“仅”。
3:只管,尽管。
4:只是;但是——表示转折。
5:只要——表示假设或条件。
qiú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3:请求;干请;乞助。
4: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索取。
6:探索。
7:责备,责求。
8:招来。
9:贪求;贪婪。
10:聚合。
11:贿赂。
12:姓。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guò
1:(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同本义。
3:超出,胜过。
4:过去(过后)。
5:给予;递给。
6:渡过。
7:转移;过渡。
8:度过;过活。
9: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10:交往,相处。
11:错,犯错误。
12:怪罪,责难。
13:继入、赘入或嫁人。
14:传递。
15: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16:灾殃。
17:过分;过于;太甚。
guō
1: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2:姓,过国之后。

但求无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n qiú wú guò)。abcd式组合,但求无过意思是:原意为只求不犯错误,不求有功劳,现多用于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求稳不求进的态度。 强调稳妥保守的态度,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要避免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