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冠振衿 tán guàn zhèn jīn

abac式
拼音tán guàn zhèn jīn
注音ㄍㄨㄢˋㄓㄣˋㄐㄧㄣ
繁体彈冠振衿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弹冠振衿的解释
原意是指互相庆贺官职的提升,后来多用来讽刺互相庆贺升官而沾沾自喜的丑态。
出处

1.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2.

出自《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王阳被废,贡公振衿”。' 后演变成“弹冠振衿”这一成语。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小小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应当保持谦虚的态度。
列子

1.

听说他又升职了,同事们纷纷弹冠振衿,庆祝一番。

2.

小李得知自己通过了考试,弹冠振衿地向朋友们炫耀。

3.

比赛获胜后,队员们弹冠振衿,互相庆祝胜利。

4.

他每次有小成就就弹冠振衿,让人觉得有些浮躁。

5.

新店开张,老板和员工们弹冠振衿,庆祝新的开始。

6.

会今天子聪明神圣,四海之内,薰蒸浸渍,莫不~,辐辏而出。 ★清·戴名世《序》

弹冠振衿的翻译
德语
seinen Erfolg feiern
日语
成功を祝う
法语
célébrer son succès
英语
celebrate one's success
弹冠振衿的字意分解
dàn
1:(形声。从弓,单声。本义:弹丸)。
2:同本义。
3:形状像弹丸的东西,如圆形的果实;禽鸟的卵等。
4:弹弓。
tán
1:(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2:同本义。
3:弹击。
4:用手指拨动而演奏。
5:批评,揭发。
6:针刺。
7:测定重量。
guān
1:(会意。从“冖”(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同本义。
3: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guàn
1:戴;戴帽子。
2: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3: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zhèn
1:(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2:同本义。
3:挽救;救治。
4:抖动;摇动。
5:举起;挥动。
6:震憾;震惊。
7:又。
8:整治,整顿 [reorganize]。
9:振作;奋起。
10:消除。
11:发出;生长。
12:姓。
jīn
1:(形声。从衣,今声。本义:古代衣服的交领)。
2:同本义。
3:专指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
4:秀才。
5:结上带子,以带束衣。

弹冠振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án guàn zhèn jīn)。abac式组合,弹冠振衿意思是:原意是指互相庆贺官职的提升,后来多用来讽刺互相庆贺升官而沾沾自喜的丑态。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小小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应当保持谦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