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不断的解释
形容连续不断、没有间断的状态,常用来描述山脉、河流等自然景观或时间的延续性。
出处
1.
《孔子家语·观周》:“涓涓不雍,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2.
出自清代小说《镜花缘》第五十回:“只见一座高山,绵延不断,望不到尽头。”寓意
强调事物或情感的持久性和连续性,表达对这种状态的赞美。
列子
1.
山脉绵延不断,形成了壮观的自然景观。2.
这条河流绵延不断,滋养着沿岸的村庄。3.
他们的友谊绵延不断,经过了多年的考验。4.
这条公路绵延不断,连接了多个城市。5.
历史的传承绵延不断,代代相传。6.
~的游行队伍正往这边涌来。绵延不断的翻译
德语
durchgehend und ununterbrochen
日语
連続して途切れない
法语
continu et ininterrompu
英语
continuous and unbroken
绵延不断的字意分解
mián
1:(会意。从帛,从糸(mì)。本义:丝棉,精丝绵,新丝绵)。
2:同义。
3:丝絮状物。
4:姓。春秋齐有绵驹。
5:接连不断。
6:久远。
7:薄弱;软弱。
8:病重。
yán
1:同本义。
2: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3:拖延。
4:延续。
5:蔓延。
6:邀请;请。
7:迎击。
8:长,久。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duàn
1:(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同本义。
3:断开;断绝。
4:拦截;拦劫。
5:判断;裁决。
6:分;区分;划分。
7:斩杀,宰杀。
8:绝对;一定。

绵延不断,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mián yán bù duàn)。abcc式组合,绵延不断意思是:形容连续不断、没有间断的状态,常用来描述山脉、河流等自然景观或时间的延续性。 强调事物或情感的持久性和连续性,表达对这种状态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