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男子侄 dì nán zǐ zhí

abcd式
拼音dì nán zǐ zhí
注音ㄉㄧˋㄋㄢˊㄗˋㄓˊ
繁体弟男子姪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侄儿
  • 外甥
  • 侄孙
反义词
  • 叔叔
  • 伯伯
  • 姑姑
弟男子侄的解释
指弟弟的儿子,即侄子。
出处

1.

清翟灏《通俗编·伦常》:“《元典章》有‘新附军人、弟男子侄结连恶少为害’,四字始见。”

2.

无明确出处,常见于日常生活用语。
寓意
表达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列子

1.

他很疼爱自己的弟男子侄,常常带他出去玩。

2.

弟男子侄今年刚上小学,学习成绩很好。

3.

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去看望自己的弟男子侄。

4.

弟男子侄对足球很感兴趣,梦想成为一名职业球员。

5.

他给弟男子侄买了一套新衣服作为生日礼物。

6.

不一时,催命鬼领了几个~来到庙前。 ★《何典》第二回

弟男子侄的翻译
德语
Neffe
日语
法语
neveu
英语
nephew
弟男子侄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同本义。
3:弟弟。
4:古代亦称妹为弟。
5:敬爱兄长。
nán
1:(会意。从田,从力。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本义:男人,与“女”相对)。
2:同本义。
3:引申为儿子。
4:又。
5:又。
6:又指儿子对父母的自称。
7: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五等。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zhí
1:(侄为姪的俗字)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属的子女。

弟男子侄,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ì nán zǐ zhí)。abcd式组合,弟男子侄意思是:指弟弟的儿子,即侄子。 表达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