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天恤民 wèi tiān xù mín

abac式
拼音wèi tiān xù mín
注音ㄨㄟˋㄊㄧㄢㄒㄩˋㄇㄧㄣˊ
繁体畏天卹民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畏天恤民的解释
形容敬畏上天,体恤百姓。表达一种对自然和人民的敬重与关怀。
出处

1.

宋·苏辙《栾城集·第四表许允批答二首》:“畏天恤民,本朕躬平日之志,避殿损膳,抑祖宗故事之常。”

2.

出自《书经·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后人用'畏天恤民'来表达对天和民的敬畏与关爱。
寓意
强调对自然和人民的敬畏与关爱,体现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
列子

1.

他总是以畏天恤民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

在灾难面前,他表现出畏天恤民的精神,积极参与救援工作。

3.

这位老人一生都坚持畏天恤民的原则,深受大家敬重。

4.

面对自然灾害,他以畏天恤民的胸怀组织了捐款活动。

5.

她用畏天恤民的态度管理社区,赢得了居民的爱戴。

畏天恤民的翻译
德语
Ehrfurcht vor dem Himmel und Mitgefühl für das Volk
日语
天を畏れ民を恤む
法语
vénération du ciel et compassion pour le peuple
英语
reverence for heaven and compassion for the people
畏天恤民的字意分解
wèi
1:(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
2: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
3:敬;敬服。
4:担心。
5:避开。
6:憎恶;怨恨。
7:死,古代指被兵器杀死。
8:弯曲处。
9:罪。
10:险恶的。
tiā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7:天堂 。
8:一昼夜 。
9: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10: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11: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2:气象状态。
13:丈夫 。
14:如:失其所天。
15:指先天不足。
16:古代指君王 。
17: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18:头等大事。
19:人的额部 。
20:如:天炙(朱水点额)。
21:天然的;天生的。
22:顶上的;架空的 。
23:姓。
1:(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2:同本义。
3:体恤。
4:怜悯。
5:周济。
6:安置。
7:顾及;顾念。
8:抚养。
9:葬仪。
mín
1:(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同本义。
3:泛指人。
4:民间的。

畏天恤民,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wèi tiān xù mín)。abac式组合,畏天恤民意思是:形容敬畏上天,体恤百姓。表达一种对自然和人民的敬重与关怀。 强调对自然和人民的敬畏与关爱,体现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