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 shān shān lái chí

aabb式
拼音shān shān lái chí
注音ㄕㄢㄕㄢㄕㄢㄕㄢㄌㄞˊㄔˊ
繁体姍姍姍姍來遲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迟迟未至
  • 姗姗其来
  • 迟到
反义词
姗姗来迟的解释
形容来得慢,迟迟到来。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迟到的情形,带有一种轻松或调侃的语气。
出处

1.

《汉书·孝武李夫人传》:“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2.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后世演变为形容迟到。
寓意
提醒人们要有耐心等待,体现了对迟到的宽容和理解。
列子

1.

朋友们都到了,小李却姗姗来迟,大家都开玩笑说她是不是迷路了。

2.

电影已经开始了,小王姗姗来迟,只能坐在最后一排。

3.

春天姗姗来迟,让人等得心焦,但终于迎来了花开的季节。

4.

小明的生日派对上,大家都在等他姗姗来迟的主角。

5.

虽然姗姗来迟,但小红带来的礼物让大家都很惊喜。

6.

什么事竟使你~。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姗姗来迟的翻译
德语
spät ankommen
日语
遅れてくる
法语
arriver en retard
英语
arrive late
姗姗来迟的字意分解
shān
1:讥讽,诽谤。此义通“讪”。
2:缓步的样子。
shān
1:讥讽,诽谤。此义通“讪”。
2:缓步的样子。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chí
1:(形声。本义:慢慢走)。
2:同本义。泛指慢。
3: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4:迟疑;犹豫。
5:晚。
6:长久。

姗姗来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ān shān lái chí)。aabb式组合,姗姗来迟意思是:形容来得慢,迟迟到来。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迟到的情形,带有一种轻松或调侃的语气。 提醒人们要有耐心等待,体现了对迟到的宽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