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朝菌 xià chóng zhāo jūn

abac式
拼音xià chóng zhāo jūn
注音ㄒㄧㄚˋㄔㄨㄥˊㄔㄠˊㄐㄩㄣˋ
繁体夏蟲朝菌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夏虫朝菌的解释
比喻见识短浅或眼界狭窄的人,常用来形容那些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能预见未来的人。
出处

1.

语出《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又《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2.

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是'朝菌不知晦朔,夏虫不可以语冰',意思是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什么是晦朔,夏天的虫子无法理解冰的寒冷。
寓意
告诫人们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列子

1.

他总是只顾眼前的利益,像夏虫朝菌一样缺乏长远规划。

2.

小明因为只关注自己的小圈子,被朋友们戏称为夏虫朝菌。

3.

在讨论未来发展时,他表现得像夏虫朝菌,完全没有长远的考虑。

4.

团队中有些人像夏虫朝菌一样,只看到眼前的困难,而忽略了未来的机遇。

5.

她总是抱怨眼前的困难,像夏虫朝菌一样不能理解未来的可能性。

6.

谛而念之,亦无以笑彼~也。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

夏虫朝菌的翻译
德语
ein Frosch im Brunnen
日语
井の中の蛙
法语
une grenouille dans un puits
英语
a frog in a well
夏虫朝菌的字意分解
xià
1:(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3:泛指中国。
4:朝代名。
5: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6: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7:大屋。
8: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9:大。
10:华彩,即五色。
11:姓。
chóng
1:(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同本义。
3: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huǐ
1:“虺”的本字。毒蛇名。
cháo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zhāo)本义:早晨)。
2: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3: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4:使…朝见。
5:泛指拜见。
6:会聚;召。
7:朝廷。古时亦称:朝堂,朝宁,朝冶,朝苑,朝省,朝家。
8:朝代,指同一姓帝王连续继承王位的时代。
9:某一个帝王的统治时期。
10: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 。又称:朝列,朝次,朝序,朝伦;朝部;朝著。
11:表示动作针对的方向。
zhāo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2:同本义。
3:日;天。
4:姓。
jūn
1:低等植物的一大类,不开花,没有茎和叶子,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料,靠寄生生活,种类很多如细菌、真菌等。
jùn
1:

夏虫朝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à chóng zhāo jūn)。abac式组合,夏虫朝菌意思是:比喻见识短浅或眼界狭窄的人,常用来形容那些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能预见未来的人。 告诫人们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