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此行的解释
形容此行收获颇丰,没有白费时间和精力,表达一种满足和充实的感觉。
出处
1.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0回:“原来你这回到上海,干了这么一回事,也不虚此一行。”2.
出自《后汉书·张衡传》,原句为“此行不虚”,后演变成“不虚此行”。寓意
强调经历或活动的价值和意义,鼓励人们珍惜和把握机会。
列子
1.
参观完博物馆后,小明觉得不虚此行,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2.
参加完培训班,小李觉得不虚此行,掌握了很多实用的技能。3.
游览完风景区,朋友们都觉得不虚此行,拍了很多美丽的照片。4.
听完大师的讲座,大家都觉得不虚此行,受益匪浅。5.
参加完读书会,成员们都觉得不虚此行,交流了很多读书心得。6.
我们这趟来北京真是~。不虚此行的翻译
德语
die Reise hat sich gelohnt
日语
この旅は無駄ではなかった
法语
le voyage en valait la peine
英语
worth the trip
不虚此行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ū
1:(“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2:同本义。
3:住所;处所。
4: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5:乡村市集。
6:孔洞;空隙。引申为薄弱环节。
7:空际,天空。引申为凌空。
8:指抽象的理论。
9:空虚,与“实”相对。
10:稀少。
11:虚弱。
12:谦虚。
13:虚假,不真实。
14:道教语。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
15:使空出。
16:居住。
17:使成为废墟。
18:耗费。
19:徒然,白白地。
20:姓。
cǐ
1:(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c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2:这;这个 。表示近指的代词,与“彼”相对。
3:如此,这般。
4:乃;则。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不虚此行,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xū cǐ xíng)。abcd式组合,不虚此行意思是:形容此行收获颇丰,没有白费时间和精力,表达一种满足和充实的感觉。 强调经历或活动的价值和意义,鼓励人们珍惜和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