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然而止的解释
形容声音或事情突然停止,戛然而止常用来描述突然而至的终止或中断。
出处
1.
清·章学诚《文史统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2.
《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维风也,而止于彼者,吾未尝闻也,其名曰彼。'后演变成'戛然而止'。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突发情况的处理,强调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列子
1.
音乐会上,歌手突然忘记了歌词,歌声戛然而止。2.
电影的高潮部分,屏幕突然黑了,影片戛然而止。3.
朋友聊得正欢,突然接到电话,话题戛然而止。4.
小孩玩得正开心,妈妈叫他回家,玩耍戛然而止。5.
雨下得正大,突然之间,雨声戛然而止。6.
就这一句,~,听来格外令人注意。 ★高阳《玉座珠帘》下册戛然而止的翻译
德语
abrupt aufhören
日语
唐突に止まる
法语
s'arrêter brusquement
英语
abruptly stop
戛然而止的字意分解
jiá
1:(会意。从首(shǒu),头,从戈。合起来指杀头的兵器。①本义:戟,一种兵器②敲击,弹奏)。
2:轻轻地敲打。
3:刮,用刀去掉某物。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zhǐ
1:(“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2:停住,中断进程。
3:又。
4:阻止,不让进行。
5:又。
6:居住。
7:停留,逗留。
8:仅;只。
9:又。
10:又。
11: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相当于“呢”。

戛然而止,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á rán ér zhǐ)。abcd式组合,戛然而止意思是:形容声音或事情突然停止,戛然而止常用来描述突然而至的终止或中断。 提醒人们要注意突发情况的处理,强调应变能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