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而行之 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

abcd式
拼音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
注音ㄈㄢˇㄐㄧㄉㄠˋㄦˊㄏㄤˊㄓ
繁体反其道而行之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反其道而行之的解释
指采取与一般做法相反的方法或行动。
出处

1.

《史记·淮阴侯列传》:“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2.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后人引申为反其道而行之。'
寓意
鼓励人们勇于尝试与众不同的方法,突破常规,寻求创新。
列子

1.

他不喜欢走寻常路,总是反其道而行之,结果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

在选择职业时,她反其道而行之,放弃了高薪的工作,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公益事业。

3.

为了吸引顾客,这家店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色服务。

4.

在学习方法上,他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与同学们不同的复习策略,最终考出了好成绩。

5.

为了减轻压力,她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在周末进行户外运动,而不是宅在家里。

6.

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你却去做学生,未免~。 ★清·吴趼人《痛史》

反其道而行之的翻译
德语
entgegen dem Strom handeln
日语
逆に行う
法语
faire le contraire
英语
go against the grain
反其道而行之的字意分解
fǎn
1:(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2:同本义
3:反覆。
4:返回;回归。
5:未能遵守,违背。
6:往返于…之间。
7:反叛;造反。
8:反省。
9:归还;送还。
10:类推。
11:贱买而贵卖。
12:相反的;对立的。与“正”相对。
13:反而;相反。
14:姓。
1:周年。
1:期限。
2:(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彼、他。
4:它。
5:他的。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7:也许;大概。
8:表示祈使。当,可。
9:将,将要。
10:表示诘问
11:极,甚。
12:如果,假设。
13:或许;大概。
14:还是。表选择。
15:又。
16:用作语助。
17: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18: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19:又。
20:姓。
dào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7:方式,方法;技能。
8: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9:学术 或宗教教义。
10: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11:方向;志向。
12:说,讲。
13:取道,经过。
14:引导,疏导。
15:料;想,以为。
16:从,由。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反其道而行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abcd式组合,反其道而行之意思是:指采取与一般做法相反的方法或行动。 鼓励人们勇于尝试与众不同的方法,突破常规,寻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