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声载道的解释
形容人们在道路上发出悲伤的声音,表达极大的悲痛和哀悼。
出处
1.
太平天国·洪秀全《誓师檄文》:“妇叹童呼,悲声载道;酷刑厚敛,怨气冲天。”2.
出自《史记·廉蔺列传》,原句为“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穷困而死,悲声载道。”寓意
表达对极大悲痛和哀悼的感受,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和亲情。
列子
1.
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家人悲声载道,无法自拔。2.
地震后的灾区,幸存者悲声载道,哀悼逝去的亲人。3.
比赛失利后,球迷们悲声载道,为队伍感到遗憾。4.
在葬礼上,亲友们悲声载道,表达对逝者的哀思。5.
电影中的悲剧结局让观众悲声载道,久久不能平静。悲声载道的翻译
德语
die Klagestimmen erfüllen die Straßen
日语
悲しみの声が道に満ちる
法语
les lamentations remplissent les routes
英语
wailing fills the roads
悲声载道的字意分解
bēi
1:(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2:同本义。
3:悲哀。
4:悲壮;悲凉。
5:悲愤。
6:眷念;怅望。
7:哀怜;怜悯。
8:感叹,慨叹。
9:可悲。
10:悲叹。
11:佛教语,愿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萨概念的基本特点。
12:苦。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zǎi
1: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
2: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3:描绘。
zài
1:(形声。本义:乘坐)。
2:同本义。
3:用车船装运。
4:承载;负担。
5:担任,担负。
6:施行。
7:陈设。
8:处;登。
9:祭祀。
10:开始。
11:装饰。
12:词缀。嵌在动词前边。
13:充满。
14:车、船等交通工具。
15:所装运的物件。
16:事;事业。
17:又,且。
18:一车所载的容量为一载。
19:少数民族的计量单位。四十两为一载。
dào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7:方式,方法;技能。
8: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9:学术 或宗教教义。
10: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11:方向;志向。
12:说,讲。
13:取道,经过。
14:引导,疏导。
15:料;想,以为。
16:从,由。

悲声载道,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bēi shēng zài dào)。abcd式组合,悲声载道意思是:形容人们在道路上发出悲伤的声音,表达极大的悲痛和哀悼。 表达对极大悲痛和哀悼的感受,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和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