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颜无所的解释
寄颜无所是指寄托的希望或情感没有着落,形容一种无奈和失望的心情。
出处
1.
《晋书·蔡谟传》:“[蔡谟]迁侍中、司徒,上疏让曰:‘伏自惟省,惜阶谬恩,……上亏圣朝栋隆之举,下增微臣覆餗之衅,惶惧战灼,寄颜无所。’”2.
出自《诗经·邶风·终风》,原文为“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傲,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寓意
表达对未实现的期望感到失望和无奈,提醒人们要接受现实并调整心态。
列子
1.
他苦等了一天,结果对方爽约,寄颜无所,只好独自回家。2.
她满心期待能在比赛中获胜,结果成绩不理想,寄颜无所。3.
约定的时间到了,朋友却没有出现,他寄颜无所地坐在咖啡馆里。4.
她以为能在新城市找到好工作,结果屡屡碰壁,寄颜无所。5.
他期待已久的电影票被别人抢走,寄颜无所地离开了售票厅。寄颜无所的翻译
德语
enttäuscht und hilflos
日语
失望して無力
法语
déçu et impuissant
英语
disappointed and helpless
寄颜无所的字意分解
jì
1:(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寄居)。
2:同本义。
3:委托,托付。
4:依赖;依附。
5:寄放;寄存。
6:寄托。
7:托人递送。
8:人物名。
yán
1:(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2:印堂,两眉之间。
3:额头。
4:面容,脸色。
5:姓。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suǒ
1:(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2:“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3:地方。
4: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 。如:物理所;农民问题研究所。又指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如:派出所;招待所;指挥所。
5:着落;结果。
6:表示结构。
7: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8:用在作主谓结构的谓词前,相当于“之”、“的”。
9: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10: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11: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
12: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13:用于山、岛等物,相当于“座”。
14:用于建筑物。
15:尚,还。
16:大约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
17: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18: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
19:许多的,多种的。
20:可以的。

寄颜无所,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ì yán wú suǒ)。abcd式组合,寄颜无所意思是:寄颜无所是指寄托的希望或情感没有着落,形容一种无奈和失望的心情。 表达对未实现的期望感到失望和无奈,提醒人们要接受现实并调整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