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迷不窹 suì mí bù huò

abcd式
拼音suì mí bù huò
注音ㄙㄨㄟˊㄇㄧˊㄅㄨˋ
繁体遂迷不窹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遂迷不窹的解释
形容人迷惑不解,无法理解或弄清楚某事。
出处

1.

唐元稹《招讨镇州制》:“如王廷凑遂迷不窹,诸道宜便进军,以时翦灭。”

2.

出自《庄子·养生主》,原文为“遂迷不窹”。
寓意
提醒人们面对未知或复杂事物时保持耐心和求知欲。
列子

1.

听了复杂的数学题后,他遂迷不窹,只能求助老师。

2.

面对新颖的艺术作品,观众们遂迷不窹,纷纷讨论其含义。

3.

第一次接触编程语言,小明遂迷不窹,决定多加练习。

4.

听到朋友讲述的奇异经历,她遂迷不窹,觉得不可思议。

5.

看到古文中的生僻字,他遂迷不窹,只能查字典。

6.

窃寻民之多伪,实由宋季军旅繁兴,役赋殷重,不勤剧,倚巧祈优,积习生常,遂迷忘反。 ★《南齐书·顾宪之传》

遂迷不窹的翻译
德语
verwirrt und ratlos
日语
混乱して途方に暮れる
法语
confus et perplexe
英语
confused and bewildered
遂迷不窹的字意分解
suí
1:—如“半身不遂”(bànshēn-bùsuí)(身体一侧发生瘫痪)。
suì
1:(形声。从辵(chuò))。
2:同本义。
3:行,往。
4:称心如意;使得到满足。
5:顺利地完成;成功。
6:通达。
7:生长。
8:决断。
9:坠落,往下沉
10:又如:遂失(坠失;废弛);遂亡(坠亡;废弛)。
11:道路。
12:射者穿的臂衣。
13:田间排水的小沟。
14:《注》:“遂,广深二尺”。又,遂人,周代官名,地官之属。
15:水道。
16:就;于是 。多用于书面语。
17:竟然。
18:表示最后的结果,终于,到底。
19:顺利的。
20:已成,终了。
1:(形声。从辵(chuò),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2:同本义。
3:迷惑,使…辨不清。
4:迷恋。
5:昏迷。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灶。
2:“楚王卧而~,得吴王湛卢之剑。”。

遂迷不窹,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suì mí bù huò)。abcd式组合,遂迷不窹意思是:形容人迷惑不解,无法理解或弄清楚某事。 提醒人们面对未知或复杂事物时保持耐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