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此例的解释
表示举出的事例或情况与前面所说的一样,用来加强语气。
出处
1.
《梁书·武帝纪中》:“凡后宫乐府,西解暴室,诸如此例,一皆放遣。”2.
出自《论语·述而》,原文为:“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后人用“诸如此类”来表示举例。寓意
强调事例的相似性,提醒人们注意相似情况的普遍性。
列子
1.
他在演讲中提到很多成功的例子,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2.
她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邮票,诸如此类的小爱好有很多。3.
公司里有很多优秀的员工,诸如此类的人才我们需要更多。4.
他在书中列举了许多历史事件,诸如此类的事件值得我们深思。5.
她在旅行中拍了很多照片,诸如此类的风景照非常漂亮。6.
周则冠冕衣裘,乘车而战,今何故不行?周则三老五更、胶序养老, 今何故不行乎?~,不可胜述。 ★唐·田再思《服母齐衰三年议》诸如此例的翻译
德语
und so weiter
日语
このようなもの
法语
et ainsi de suite
英语
and so on
诸如此例的字意分解
zhū
1:(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2:众;各。
3:又。
4: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
5:作定语,相当于“其”。
6:表示语气,相当于“啊”。
7:干果。
8:古地名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
9:“之于”的合音。
10:又。
11:又。
12:又。
13:“之乎”的合音。
14:相当于“于”。
rú
1:(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同本义。
3:好像, 如同。
4:比得上,及。
5:去,往。
6:遭遇,际遇。
7:相敌;抵挡。
8:应当。
9:按照。
10:假如,如果。
11:与,和。
12:或——表示选择关系。
13:而——表示连接。
14: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15: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16:相当于“乎”。
cǐ
1:(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c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2:这;这个 。表示近指的代词,与“彼”相对。
3:如此,这般。
4:乃;则。
lì
1:(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2:类;列。
3:可以作依据的事物;例子。
4:规定;规则;条例。

诸如此例,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ū rú cǐ lì)。abac式组合,诸如此例意思是:表示举出的事例或情况与前面所说的一样,用来加强语气。 强调事例的相似性,提醒人们注意相似情况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