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形怪状 shū xíng guài zhuàng

abcd式
拼音shū xíng guài zhuàng
注音ㄕㄨㄒㄧㄥˊㄍㄨㄞˋㄓㄨㄤˋ
繁体殊形恠狀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殊形怪状的解释
形容形状奇特怪异,通常用于描述事物外观的不规则或不常见。
出处

1.

唐·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殊形怪状不易说,就中惊燥尤枯绝。”

2.

出自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五十回:'忽见一物,殊形怪状,令人骇异。'
寓意
提醒人们要接受和欣赏自然界和艺术中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列子

1.

孩子们在海滩上捡到了一块殊形怪状的石头,非常好奇。

2.

园艺展上展示的一株殊形怪状的盆景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3.

他在市场上买到了一件殊形怪状的艺术品,觉得很有趣。

4.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殊形怪状的生物,正在研究其特性。

5.

小朋友们画出了一幅殊形怪状的画作,老师大加赞赏。

殊形怪状的翻译
德语
seltsam und grotesk
日语
異形怪状
法语
bizarre et grotesque
英语
bizarre and grotesque
殊形怪状的字意分解
shū
1:(形声。从攴(è),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2:同本义。
3:引申为死。
4:断绝。
5:分开;离开。
6:分;区别。
7:超过。
8:异;不同。
9:特异;出众;突出。
10:特别,独特。
11:很;甚。
xíng
1:同本义。
2:形体,实体。
3:容色,容貌。
4:各种自然环境或地表的自然特征。
5:情势,形势。
6:模型。
7:画图形。
8:使之现形,显露,显示。
9:比较,对照。
10:描绘。
11:形成,成为某种形象。
guài
1:(形声。从心,圣(kù)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2:妖精,鬼物。
3:责怪。
4:惊异;觉得奇怪。
zhuàng
1:(形声。从犬,爿(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2: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3:情形;状况。
4:行状,记述死者事迹的一种文体,属于传记类。
5:诉状。
6:书信。
7:容貌,面貌。
8:礼貌 。常与“无”连用,“无状”即没有礼貌之意。
9:陈述。
10:描绘。
11:描摹。

殊形怪状,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ū xíng guài zhuàng)。abcd式组合,殊形怪状意思是:形容形状奇特怪异,通常用于描述事物外观的不规则或不常见。 提醒人们要接受和欣赏自然界和艺术中的多样性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