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不容发 xì bù róng fā

abcd式
拼音xì bù róng fā
注音ㄒㄧˋㄅㄨˋㄖㄨㄥˊㄈㄚˋ
繁体細不容發髮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细不容发的解释
形容情况危急或时间紧迫,差一点就发生危险或失败。
出处

1.

《晋书·卫瓘传》:“留情迹之变,乃惟佐隶……其大径寻,细不容发。”

2.

《晋书·周处传》:'吴人为之语曰:周处猛于孟获,而孝于曾参,忠于子胥,细不容发。'
寓意
提醒人们在紧急或危险的情况下要保持冷静和谨慎,强调危机时刻的一线之隔。
列子

1.

他在比赛的最后时刻,细不容发地射中了决定胜负的最后一球。

2.

手术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医生们细不容发地处理着每一个步骤。

3.

山洪爆发时,救援队员们细不容发地将被困人员救出。

4.

在股市中,投资者们面对瞬息万变的行情,细不容发地做出决策。

5.

她在悬崖边上,细不容发地抓住了一根树枝,才避免了坠落。

细不容发的翻译
德语
haarscharf
日语
一髪の差
法语
à un cheveu près
英语
a hair's breadth
细不容发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系(mì),囟(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2:同本义。和“大”相对。
3:纤细。和“粗”相对。
4:精致,细密。
5:仔细,详细。
6:细音,尖细的声音 的韵母,称为“细音”)。
7:地位低微。
8:细微,轻微。
9:旧称行为不高尚或地位低下的人。
10:指轻微的罪过。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róng
1:(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2:同本义。
3:宽容。
4:允许,许可。
5:收留。
6:应当。
7:等待,待。
8:需要。
9:假借为“用”。使用。
10: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11:模式,样式。
12:法则,规律。
13:礼仪;礼法。
14:一种佩饰用的刀。
15:古州名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6:常绿乔木。
17:适宜,合宜。
18:表示反问。难道;岂。
19:姓。
1:(形声。本义: 放箭)。
2:同本义。
3:出发;上路。
4:打开;开启。
5:征发;征调。
6:发生;发出。
7:发布;宣告。
8:抒发;发泄。
9:派遣。
10:挖掘。
11:花开放。
12: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13:显现;显露。
14:揭露;暴露。
15:点燃;燃烧起来 褺。
16:除去;错乱。
17:效法,遵守。
1:头发,人头上的毛 ?。
2:草木。
3: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fèi
1:崩坏;停止。

细不容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ì bù róng fā)。abcd式组合,细不容发意思是:形容情况危急或时间紧迫,差一点就发生危险或失败。 提醒人们在紧急或危险的情况下要保持冷静和谨慎,强调危机时刻的一线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