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众地大 wù zhòng dì dà

abcd式
拼音wù zhòng dì dà
注音ㄨˋㄓㄨㄥˋㄉㄧˋㄉㄚ
繁体物衆地大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物众地大的解释
形容人口众多,地域广阔。
出处

1.

唐·韩愈《平淮西碑》:“至于玄宗,受报收功,极炽而丰,物众地大,孽牙其间。”

2.

《礼记·中庸》:'物众地大,民生各异。'
寓意
强调地域的广阔和人口的众多,体现资源的丰富性。
列子

1.

这个城市物众地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2.

他们选择在这个物众地大的地区开展业务,市场潜力巨大。

3.

物众地大的乡村,传统文化得以很好地传承。

4.

这个物众地大的国家,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

5.

物众地大的社区,各种活动丰富多彩,居民生活充实。

物众地大的翻译
德语
weites Land und reiche Ressourcen
日语
広大な土地と豊富な資源
法语
terres vastes et ressources abondantes
英语
vast land and abundant resources
物众地大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同本义。
3:物件,东西。
4:事;事情。
5:社会,外界环境。
6:杂色牛。
7:杂色的旗。
8:牲畜的种类、 品级。
9:颜色。
10: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11:物产。
12:他人;众人。
13:神灵。
14:标记,记号。
15:选择。
16:观察。
zhòng
1:(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2:同本义。
3:又。
4:又。
5:指诸事,万事。
6:指百官;群臣。
7:兵;军队。亦指丁壮可为兵者。
8:殷、周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人。
9:佛家语。用以指教徒人数。
10:众多,与“寡”、“少”相对。
11:又。
12:又。
13:广泛;普遍。
14:姓。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物众地大,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ù zhòng dì dà)。abcd式组合,物众地大意思是:形容人口众多,地域广阔。 强调地域的广阔和人口的众多,体现资源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