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翩而至 lián piān ér zhì

abac式
拼音lián piān ér zhì
注音ㄌㄧㄢˊㄆㄧㄢㄦˊㄓˋ
繁体聯翩而至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联翩而至的解释
形容人或事物接连不断地到来,频繁出现。
出处

1.

晋·陆机《文赋》:“滔藻联翩。”

2.

《诗经·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后人引申为联翩而至。
寓意
强调人或事物的持续性和频繁性,常用于描述热闹或繁忙的场景。
列子

1.

朋友们听到聚会的消息后,联翩而至,让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2.

节日促销期间,顾客们联翩而至,商店里人满为患。

3.

比赛开始前,观众们联翩而至,体育场内座无虚席。

4.

新书发布会上,粉丝们联翩而至,希望能得到作者的签名。

5.

夏日傍晚,孩子们联翩而至,在公园里嬉戏玩耍。

6.

不到半个时辰,张、罗二人,~。 ★高阳《草莽英雄》第二十章

联翩而至的翻译
德语
in Scharen ankommen
日语
次々とやってくる
法语
arriver en foule
英语
arrive in flocks
联翩而至的字意分解
lián
1:(会意。从耳,从丝。战国文字,中间是耳,两边是丝相联。本义:连结)。
2:同本义。
3:联合;联系。
4:缝。
piān
1:(形声。从羽,扁声。本义:疾飞的样子)。
2:同本义。
3:轻舞,飘扬。
4:动作轻疾或体态生动。
5:风流潇洒貌。
6:反貌。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zhì
1:(象形。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到来,到达)。
2:同本义(上古时期多用“至”,中古时期多用“到”)。
3:来;去。
4: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最高、最大。
5:深。
6:得当;恰当。
7:真挚;诚挚。
8:周到。
9:大。
10:极;最。
11:一定;必。
12:竟,竟然。
13:夏至、冬至的简称。
14:至道。道家多以指最玄妙精深的道理。
15:道德高尚的人;圣人。
16:准则。
17:乃;乃至;以至。
18:至于,甚至于 ——用于说完一事时,又另外提出一事。转折相连。
19:到…时候。

联翩而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ián piān ér zhì)。abac式组合,联翩而至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接连不断地到来,频繁出现。 强调人或事物的持续性和频繁性,常用于描述热闹或繁忙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