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杀弗论的解释
格杀弗论是指不论理由如何,都要将其杀掉,强调一种不留余地的严厉处置态度。
出处
1.
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洋人入其界者,登时格杀弗论。”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关公曰:‘我知汝心,已命汝格杀勿论!’寓意
强调不留余地的严厉处置,往往用于形容对敌人或罪犯的态度。
列子
1.
小说中,邪恶的反派被主角格杀弗论地消灭。2.
在游戏中,玩家必须格杀弗论地击败最终BOSS。3.
电影里的反派角色被英雄格杀弗论地解决。4.
传说中的勇士格杀弗论地面对所有挑战。5.
故事中的大魔王被正义的战士格杀弗论地击败。格杀弗论的翻译
德语
ohne Gnade töten
日语
容赦なく殺す
法语
tuer sans pitié
英语
kill without mercy
格杀弗论的字意分解
gé
1:(形声。从木,各声。本义:树木的长枝条)。
2:同本义。
3:引申为格子。
4:栅栏。
5:法式;标准;规格。
6:箭靶子。
7:表明某词在一定上下文中与其它词之间意义关系的屈折变化形式(如主格、 宾格、 所有格)。
8:茖葱。山葱。
9:村落。
10:阻止;搁置。
11:纠正,匡正。
12:推究。
13:击打;格斗。
14:击杀;搏杀。
15:抗拒;抗御。
16:古书借“格”为“佫”。来到,到达。
17:大。
gē
1:
shā
1:(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2:同本义。
3:攻杀,激战。
4:凋落。
5:败坏;衰败。
6: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7:猎获物。
8: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f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象两根不平直之物,上以绳索束缚之,使之平直。本义:矫枉)。
2:同本义。
3:违拗;拂逆。
4:(fèi)。泉水喷涌的样子。
5:怫郁,不舒畅。
6:“弗”为“不”的同源字。
7:笔。
8:法国货币法郎的异译。
lún
1:《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lùn
1:(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3:思;思考。
4:衡量;评定。
5:评论;辩析。
6:又。
7:判罪;判决。
8:考虑;顾及。
9:较量。
10:控告,举报。
11:凭借。
12:说;陈述。
13:又。
14:研究。
15:又如:论演(研究阐发);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治理好国家);论思(研究思想)。
16:选择。
17:治理。
18:主张;学说。
19:议论文。
20:伦理。
21:姓。

格杀弗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é shā fú lùn)。abcd式组合,格杀弗论意思是:格杀弗论是指不论理由如何,都要将其杀掉,强调一种不留余地的严厉处置态度。 强调不留余地的严厉处置,往往用于形容对敌人或罪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