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其自然 tīng qí zì rán

abcd式
拼音tīng qí zì rán
注音ㄊㄧㄥㄐㄧㄗˋㄖㄢˊ
繁体聽其自然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听其自然的解释
指听任事情自然发展,不加干预。
出处

1.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2.

《老子》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寓意
倡导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干预,保持内心的平和。
列子

1.

他对未来的发展没有过多干预,选择听其自然。

2.

小张在选择职业时,决定听其自然,不急于做决定。

3.

面对感情问题,她选择听其自然,不再强求。

4.

他在投资方面采取听其自然的态度,不做过多干预。

5.

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父母决定听其自然,不强加干涉。

6.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听其自然的翻译
德语
den Dingen ihren Lauf lassen
日语
自然に任せる
法语
laisser faire
英语
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听其自然的字意分解
tīng
1:(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同本义。
3:接受,听信,接纳。
4: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5:决断;审理 。
6:等候;待 。
7:听凭,任凭。
8:侦察。
9:耳朵。
10:马口铁罐。
11:耳目,间谍。
12: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1:周年。
1:期限。
2:(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彼、他。
4:它。
5:他的。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7:也许;大概。
8:表示祈使。当,可。
9:将,将要。
10:表示诘问
11:极,甚。
12:如果,假设。
13:或许;大概。
14:还是。表选择。
15:又。
16:用作语助。
17: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18: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19:又。
20:姓。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听其自然,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tīng qí zì rán)。abcd式组合,听其自然意思是:指听任事情自然发展,不加干预。 倡导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干预,保持内心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