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以待劳的解释
指以逸待劳,以休息的状态等待疲劳的敌人,借以保存自己的体力,消耗敌人的体力,从而在战斗中占据优势。
出处
1.
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逸以待劳,久以待变,亡费而有备,可谓善矣。”2.
《孙子兵法·军争篇》:'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力者也。'寓意
强调在竞争或对抗中保持冷静和耐心,通过保存自己的体力和精力来取得最终的胜利。
列子
1.
在比赛中,小明选择以逸待劳,等待对手体力下降后再发起进攻。2.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小李决定以逸待劳,先休息好再高效完成。3.
在游戏中,玩家们常常采用以逸待劳的策略,等待对手犯错。4.
在学习上,小红选择以逸待劳,先复习好基础知识再迎接考试。5.
在户外活动中,团队决定以逸待劳,等待天气好转再继续行程。6.
况汉口有极大市街,依托掩护,~,持久之力,明如指掌。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逸以待劳的翻译
德语
in Ruhe auf den erschöpften Feind warten
日语
逸んで労を待つ
法语
attendre tranquillement l'ennemi épuisé
英语
wait at ease for the exhausted enemy
逸以待劳的字意分解
yì
1:(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2:同本义。
3:奔跑。
4:超越。
5:释放;从约束、禁闭、奴役下释放出来。
6:隐逸,退出社会而隐居起来。
7:散失,亡失。
8:闲适;安乐。
9:疾速。
10:放纵;荒淫。
y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dài
1:(形声。从彳(chì),寺声。本义:等待,等候)。
2:同本义。
3: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
4:招待。
5:需要。
6: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7:防备。
8:依靠。
9:容,让。
10:要是,如果。
dāi
1:[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2:[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láo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2:同本义。
3:烦劳;麻烦。
4:慰劳。
5:忧愁;愁苦。
6:夺取。
7:劳累,疲劳。
8:辛苦;费力。
9:劳绩,小功。
10:摩田农具。

逸以待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ì yǐ dài láo)。abac式组合,逸以待劳意思是:指以逸待劳,以休息的状态等待疲劳的敌人,借以保存自己的体力,消耗敌人的体力,从而在战斗中占据优势。 强调在竞争或对抗中保持冷静和耐心,通过保存自己的体力和精力来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