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马衔枚 qián mǎ xián méi

abac式
拼音qián mǎ xián méi
注音ㄑㄧㄢˊㄇㄚˇㄒㄧㄢˊㄇㄟˊ
繁体鉗馬銜枚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喧闹
  • 吵吵嚷嚷
  • 大声喧哗
钳马衔枚的解释
形容军队行动时保持安静和隐秘,防止敌人发现。钳马指用钳子夹住马口,衔枚指用木棒或其他物体衔在嘴里以防止说话。
出处

1.

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宜选敢悍数千,骛行潜掩,偃旗裹甲,钳马衔枚。”

2.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钳马衔枚以备不虞'。
寓意
强调在特定情境下保持安静和隐秘的重要性,体现纪律和策略。
列子

1.

夜间演习时,士兵们钳马衔枚,悄悄地接近目标。

2.

为了不惊动敌人,侦察兵们钳马衔枚地潜行。

3.

在森林中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他们钳马衔枚地前进。

4.

为了不打扰野生动物,摄影师们钳马衔枚地拍摄。

5.

在夜间进行的紧急救援行动中,救援队钳马衔枚地接近事故现场。

钳马衔枚的翻译
德语
die Pferde zum Schweigen bringen und Stöcke im Mund halten
日语
馬を黙らせて口に棒をくわえる
法语
museler les chevaux et tenir des bâtons dans la bouche
英语
silencing the horses and holding sticks in the mouth
钳马衔枚的字意分解
qián
1:(形声。从金,甘声。本义:金属夹具)。
2:古刑具。束颈的铁圈。
3:古代刑罚。用铁圈束颈、手、足。
4:(钳为箝的简化字)。
5:夹住。
6:紧闭。
7:探求;探测。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xián
1:口含。
2:怀藏。
3:奉接,接受。
4:把两物互相接起来或缚住。
5:包含,蕴含。
méi
1:(会意。从木,从攴(pū)。本义:树干)。
2:同本义。
3:马鞭。
4: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
5:相当于“个”,“支”,“件”等。
6:姓。

钳马衔枚,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qián mǎ xián méi)。abac式组合,钳马衔枚意思是:形容军队行动时保持安静和隐秘,防止敌人发现。钳马指用钳子夹住马口,衔枚指用木棒或其他物体衔在嘴里以防止说话。 强调在特定情境下保持安静和隐秘的重要性,体现纪律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