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散马的解释
形容停止战争,解散军队,追求和平的愿望和状态。
出处
1.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止戈散马,各事家业。”2.
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止戈为武,散马为和'。寓意
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强调和平的重要性。
列子
1.
在和平年代,人们希望止戈散马,享受安宁的生活。2.
电影中,战士们在战后止戈散马,回归田园。3.
通过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止戈散马。4.
小说的结尾,主人公实现了止戈散马的理想。5.
在游戏中,玩家们期待止戈散马,享受和平的乐趣。止戈散马的翻译
德语
den Krieg beenden und das Heer auflösen
日语
戦争を止めて軍を解散する
法语
cesser la guerre et dissoudre l'armée
英语
cease war and disband the army
止戈散马的字意分解
zhǐ
1:(“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2:停住,中断进程。
3:又。
4:阻止,不让进行。
5:又。
6:居住。
7:停留,逗留。
8:仅;只。
9:又。
10:又。
11: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相当于“呢”。
gē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2: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3:泛指兵器。
4:战争;战乱。
sǎn
1:逍遥,懒散。
2:潇洒;洒脱。
3:挂名职务,没有或很少有工作却可以领工资。
4:杂乱;错杂。
5:零碎;不集中的。
6:粗疏 [careless;inatten-tive]。如:散落(疏忽);散拙(散漫粗疏)。
7:药粉。
8:姓。
sàn
1:(本义:分散)。
2:同本义。
3:散发,使分散。
4:敞开。
5:排遣。
6:逃,逃走。
7:放,放牧。
8:杂乱,纷乱。
mǎ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止戈散马,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ǐ gē sàn mǎ)。abac式组合,止戈散马意思是:形容停止战争,解散军队,追求和平的愿望和状态。 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强调和平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