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不择路的解释
形容人在慌张、恐惧的情况下,不顾一切地逃跑或行动,选择道路时不加选择。
出处
1.
元·施惠《幽闺记·山寒巡逻》:“陀满兴福来到此间,所谓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只得结集亡命,哨聚山森。”2.
出自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见那小厮慌不择路的,望东就跑。”寓意
提醒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慌张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列子
1.
小明在森林里迷路了,慌不择路地乱跑,最后终于找到了出路。2.
火灾发生时,大家慌不择路地逃离现场,幸好最后都安全了。3.
听到怪声后,小狗慌不择路地跑进了邻居的院子。4.
在迷宫中,弟弟慌不择路,结果反而离出口越来越远。5.
比赛中,选手慌不择路,结果跑错了方向,错过了夺冠的机会。6.
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贫不择妻。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回慌不择路的翻译
德语
in Panik fliehen
日语
慌てて道を選ばず
法语
s'enfuir en panique
英语
flee in panic
慌不择路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lù
1:(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路程;行程。
4: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5:车。
6:地区;方面;路线。
7:比喻权位。
8: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9:经过。
10:暴露。
11:败坏。

慌不择路,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uāng bù zé lù)。abac式组合,慌不择路意思是:形容人在慌张、恐惧的情况下,不顾一切地逃跑或行动,选择道路时不加选择。 提醒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慌张而做出错误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