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虏若草 jiǎn lǔ ruò cǎo

abcd式
拼音jiǎn lǔ ruò cǎo
注音ㄐㄧㄢˇㄌㄩˇㄖㄜˇㄘㄠˇ
繁体剪虜若苃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剪虏若草的解释
比喻对敌人的彻底清除,犹如剪除杂草一般。
出处

1.

唐·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

2.

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原句为“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誉,足为一方。若以军败见戮,犹有剪虏若草之功。”
寓意
强调彻底解决问题,不留后患的决心和行动力。
列子

1.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他决定剪虏若草,不留任何隐患。

2.

在游戏中,他对敌方玩家剪虏若草,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3.

为了保护花园,他剪虏若草地清理了所有的杂草。

4.

在处理害虫问题上,他采取了剪虏若草的措施。

5.

为了维护社区的安全,他对违法分子剪虏若草。

剪虏若草的翻译
德语
den Feind wie Gras schneiden
日语
敵を草のように切り払う
法语
éliminer l'ennemi comme de l'herbe
英语
cut down the enemy like grass
剪虏若草的字意分解
jiǎn
1:(形声。从刀,前声。本义:用剪刀铰断)。
2:同本义。本作“前”,通作“翦”,俗作“剪”。
3:砍伐 ;截断。
4:除灭。杀戮。
5:拦截。
6:扫;挥动。
7:辩白,驳斥。
8:交刀,剪刀。
1:(形声。从力,从毌(guàn),虍(hū)声。“毌”即“贯”字,是穿钱用的绳索。这里表示用绳索拘捕的意思。本义:俘获)。
2:同本义。
3:亦指虏掠、抄掠。
4:俘虏。
5:奴仆。
6:指敌人;叛逆。
7:古时对北方外族或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蔑称。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cǎo
1:(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草本植物的总称。
3: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4:未开垦过的荒地。
5:文书的底稿;初稿。
6:粗糙;粗劣。
7:创造;创立。
8:草拟;起稿。

剪虏若草,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iǎn lǔ ruò cǎo)。abcd式组合,剪虏若草意思是:比喻对敌人的彻底清除,犹如剪除杂草一般。 强调彻底解决问题,不留后患的决心和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