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不可当 ruì bù kě dāng

abac式
拼音ruì bù kě dāng
注音ㄖㄨㄟˋㄅㄨˋㄎㄜˋㄉㄤˋ
繁体鋭不可當噹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锐不可当的解释
形容勇猛不可阻挡,气势锐不可当,常用于形容人的勇猛或事物的强大力量。
出处

1.

《后汉书·吴汉传》:“其锋不可当。”

2.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后人用“锐不可当”来形容项羽的勇猛。
寓意
强调勇气和力量,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定和勇猛。
列子

1.

在比赛中,他以锐不可当的气势连胜三场。

2.

小明的演讲充满激情,锐不可当,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3.

面对困难,她总是以锐不可当的勇气去克服。

4.

这支队伍在比赛中表现得锐不可当,最终夺得了冠军。

5.

他用锐不可当的决心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6.

那是~,无坚不摧的。 ★欧阳山《三家巷》八

锐不可当的翻译
德语
unaufhaltbar
日语
鋭不可当
法语
irrésistible
英语
irresistible
锐不可当的字意分解
ruì
1:(形声。从金,兑声。本义:芒)。
2:同本义。
3:精锐的军队或士卒。
4:锐气,勇往直前的气势。
5:锐利的兵器。
6:锋利。
7:精锐。
8:勇猛;急速。
9:急切。
10:坚定,坚决。
11: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dāng
1:(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对等;相当于。
3:面对着。
4:承担。
5:主持。
6:阻挡。
7:用武力抵敌。
8:应当。
9:判决罪人,断狱。
10:在。
11:本,这。
12:假使。
dàng
1:主领;典领。
2: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3:当作;算是。
4:抵得上。
5:顶替。
6:适合,适当。
7: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锐不可当,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ruì bù kě dāng)。abac式组合,锐不可当意思是:形容勇猛不可阻挡,气势锐不可当,常用于形容人的勇猛或事物的强大力量。 强调勇气和力量,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定和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