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涌云蒸 wù yǒng yún zhēng

abac式
拼音wù yǒng yún zhēng
注音ㄨˋㄔㄨㄥㄩㄣˊㄓㄥ
繁体霧湧雲蒸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雾涌云蒸的解释
形容云雾弥漫,气势浩大,常用来描述壮观的自然景象。
出处

1.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故絪緼相感,雾涌云蒸。”元·王王恽《游泰山杂诗》之六:“绾茁元气同沧海,雾涌云蒸一水山。”

2.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后演变为“雾涌云蒸”。
寓意
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
列子

1.

登上山顶,眼前的雾涌云蒸让人仿佛置身仙境。

2.

早晨的湖面雾涌云蒸,景色美得让人流连忘返。

3.

在飞机上俯瞰,山谷中的雾涌云蒸蔚为壮观。

4.

秋天的早晨,公园里雾涌云蒸,宛如一幅水墨画。

5.

站在高楼上,远处的城市在雾涌云蒸中若隐若现。

6.

呈材进技,~。 ★明·蘅芜室主人《再生缘》第四出

雾涌云蒸的翻译
德语
Nebel und Wolken aufsteigen
日语
霧が湧き雲が立ち込める
法语
brumes et nuages en mouvement
英语
mists and clouds surging
雾涌云蒸的字意分解
1: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
2:比喻轻细的
3:比喻浓密的
4:比喻头发的堆卷盘旋,有如雾气的舒腾
chōng
1:多用于地名。
yǒng
1:(形声。从水,甬(yǒng)声。本义:水向上冒)。
2:同本义。
3:引申指云、雾、烟、气等上腾冒出。
4:水奔涌,翻腾。
5:“湧”另见yǒng。
yún
1:(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2:同本义。
3: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做云。
4:比喻轻柔舒卷如云之物。
5:借指高空。
6:云南省的简称。
7:比喻盛多。
8:比喻高。
9:说。
10:有。
11:为,是。
12:旋。
13:无实在意义。
14:如此;这样。
15:姓。
zhēng
1:(形声。烝声。本义:麻秆)。
2:同本义。
3:细小的木柴。
4:中药炮制法之一 。将药物隔水蒸熟,以便于制剂。如茯苓、厚朴蒸后易于切片。或加酒拌蒸,如大黄、地黄经蒸制后,熟大黄的泻下减弱,熟地黄便成温性而滋肾补血。
5:假借为“烝”。气体上升。
6:古代祭祀时以牲之全体置于俎上。
7:烧煮。
8:同“烝”。众,多。

雾涌云蒸,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wù yǒng yún zhēng)。abac式组合,雾涌云蒸意思是:形容云雾弥漫,气势浩大,常用来描述壮观的自然景象。 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