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词厉色 yán cí lì sè

abcd式
拼音yán cí lì sè
注音ㄧㄢˊㄘˊㄌㄧˋㄙㄜˋ
繁体嚴詞厲色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严词厉色的解释
形容说话语气严厉,态度严肃,带有责备或训斥的意味。
出处

1.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6回:“要送木兰到营中去,反是木兰严词厉色催逼转来。”

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文为“亮性严厉,每与将士言,辄以军法从事”。
寓意
强调在必要时需采取严厉的态度来纠正错误或维护纪律。
列子

1.

老师严词厉色地批评了上课迟到的学生。

2.

妈妈严词厉色地教育孩子不要撒谎。

3.

老板严词厉色地指出了员工的工作失误。

4.

教练严词厉色地纠正运动员的技术动作。

5.

父亲严词厉色地告诫儿子要遵守交通规则。

6.

我~地拒绝了他。

严词厉色的翻译
德语
strenge Worte und ein grimmiger Blick
日语
厳しい言葉と険しい表情
法语
paroles sévères et regard féroce
英语
stern words and a fierce look
严词厉色的字意分解
yán
1:同本义。
2:严厉;严肃。
3:紧密。
4:猛烈,严酷。
5:威严、威信。
6:警戒。
7:畏惧。
8:尊敬,尊重。
9:(kàn)。远望。
10:姓。
1:(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同本义。
3:诗文中的词语。
4:状纸;诉讼。
5: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6:说,告诉。
1:(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2:同本义。
3:祸患;危险。
4:恶鬼。
5:疠,瘟疫,传染病。
6:河岸,水旁;边。
7:带,衣带的下垂部分。
8:(lài)。恶疮。
9:磨,磨快。
10:砥砺,磨练。
11:振奋。
12:激励,勉励。
13:连衣涉水。
14:策,鞭打。
15:警惕。
16:疾飞。
17:害;虐害;损害。
18:得传染病。
19:变为恶鬼。
20:严厉(威严不随和)。
21:猛烈。
22:恶,凶恶。
23:危险。
24:味道浓烈。
25:姓。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7: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
8:物质(多指金银)的成分。
9: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
10:风景;景观。
11:天色。
12:生气;变脸。
13:惊惧。
shǎi

严词厉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 cí lì sè)。abcd式组合,严词厉色意思是:形容说话语气严厉,态度严肃,带有责备或训斥的意味。 强调在必要时需采取严厉的态度来纠正错误或维护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