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不息的解释
形容细雨连绵不断,没有停止的意思。也可用来形容声音、情感等持续不断的状态。
出处
1.
《孔子家语·观周》:“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虽然诗句中没有直接出现“绵绵不息”,但细雨的特点被后人用“绵绵不息”来形容。寓意
强调一种持续和不间断的状态,常用于描述自然现象或情感的持久性。
列子
1.
窗外的雨声绵绵不息,让人感到一种宁静的美。2.
她的歌声绵绵不息,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3.
小溪的水流绵绵不息,滋润着两岸的花草。4.
他对朋友的关心绵绵不息,总是无微不至。5.
在节日的夜晚,烟花的绽放绵绵不息,照亮了整个天空。6.
我激荡在这~、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 ★巴金《无题·做一个战士》绵绵不息的翻译
德语
ständig und unaufhörlich
日语
絶え間なく続く
法语
continu et incessant
英语
continuous and unceasing
绵绵不息的字意分解
mián
1:(会意。从帛,从糸(mì)。本义:丝棉,精丝绵,新丝绵)。
2:同义。
3:丝絮状物。
4:姓。春秋齐有绵驹。
5:接连不断。
6:久远。
7:薄弱;软弱。
8:病重。
mián
1:(会意。从帛,从糸(mì)。本义:丝棉,精丝绵,新丝绵)。
2:同义。
3:丝絮状物。
4:姓。春秋齐有绵驹。
5:接连不断。
6:久远。
7:薄弱;软弱。
8:病重。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ī
1:(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2:同本义。
3:叹气。
4:停止,停息。
5:休息。
6:滋息;生长。
7:平息。
8:消除。
9:熄灭;消失。
10: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
11:利息,利钱。
12:消息。
13:亲生子女。
14:春秋时诸侯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北。
15:姓。

绵绵不息,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ián mián bù xī)。aabb式组合,绵绵不息意思是:形容细雨连绵不断,没有停止的意思。也可用来形容声音、情感等持续不断的状态。 强调一种持续和不间断的状态,常用于描述自然现象或情感的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