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履下的解释
形容对人或事物的态度非常恭敬或礼貌,常用于形容对长辈或上级的尊敬。
出处
1.
《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2.
出自《礼记·曲礼上》:'冠者弗敬,孰能敬之?履者弗敬,孰能敬之?'意思是戴帽子和穿鞋子都要恭敬对待。寓意
强调对人或事物的尊重和礼貌,体现传统美德。
列子
1.
小李见到老师时总是冠上履下,非常有礼貌。2.
在传统节日里,晚辈们对长辈冠上履下,表达敬意。3.
参加婚礼的宾客们对新人冠上履下,祝福他们幸福美满。4.
在茶道仪式上,学员们对老师冠上履下,学习礼仪。5.
在公司年会上,员工们对领导冠上履下,展现良好的企业文化。冠上履下的翻译
德语
respektvoll und höflich
日语
敬意を表して
法语
respectueux et courtois
英语
respectful and courteous
冠上履下的字意分解
guān
1:(会意。从“冖”(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同本义。
3: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guàn
1:戴;戴帽子。
2: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3: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shàng
1:(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同本义。
3:上天;天帝。
4: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君主;皇帝。
6: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7:时间,时候。
8:方位词,边,畔。
9:上等,等级高或品质良好。
10:时间或次序在前。
11:远;久远。
12:广大。
13:丰足。
14:登;上升;向上。
15:上报;呈报。
16:进献,送上。
17:崇尚,提倡。
18:向前;前进。
19:去;到。
20:放到;放进。
21:安装;装上。
shǎng
1: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shang
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表示某一方面。
lǚ
1:(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同本义。
3:穿鞋。
4:登位。
5:实行。
6:开始担任职务。
7:鞋。
8:足。
9:领土,疆土。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冠上履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uān shàng lǚ xià)。abac式组合,冠上履下意思是:形容对人或事物的态度非常恭敬或礼貌,常用于形容对长辈或上级的尊敬。 强调对人或事物的尊重和礼貌,体现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