谑而近虐的解释
形容戏谑的言行接近于残酷或虐待。
出处
1.
《世说新语笺疏》卷下:“其言谑而近虐,宜林之怫然不悦也。”2.
出自《孟子·离娄下》,原文为:“谑而不虐。”寓意
提醒人们在言行中要注意分寸,避免伤害他人。
列子
1.
他在朋友聚会上开的玩笑谑而近虐,让大家感到不舒服。2.
小孩的恶作剧虽然是无心的,但有时谑而近虐。3.
他的幽默感总是谑而近虐,让人哭笑不得。4.
她在班级里总爱说一些谑而近虐的话,惹得同学们不满。5.
他以为自己在开玩笑,但他的话语谑而近虐,伤害了对方。6.
这等议论,谑而近虐,有识者不值一笑,迷信者奉为圭臬。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三回谑而近虐的翻译
德语
Scherz, aber nahe an Grausamkeit
日语
冗談だが残酷に近い
法语
plaisanterie mais proche de la cruauté
英语
joking but close to cruelty
谑而近虐的字意分解
xuè
1:(形声。从言,虐声。本义:尽兴地游乐)。
2:同本义。
3:取笑作乐。
4:喜乐。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jìn
1:(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斤声。本义:走近,接近)。
2:同本义。
3:引申追求,希求。
4:逼近。
5:得宠。
6:知晓。
7:指时间或空间的距离短。
8:最近。
9:亲近。
10:浅近,容易理解,容易明白的。
11:将近;差不多。
nüè
1:(会意。小篆字形。从虍(hǔ指虎头),爪人。即虎足反爪伤人。隶变后省略“人”字。本义:凶恶,残暴)。
2:同本义。
3:暴烈;险恶。
4:无节制;纵情。
5:侵害;残害。
6:轻视;忽视。
7:灾害。

谑而近虐,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uè ér jìn nuè)。abcd式组合,谑而近虐意思是:形容戏谑的言行接近于残酷或虐待。 提醒人们在言行中要注意分寸,避免伤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