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掇遗的解释
形容做事非常小心谨慎,不放过任何细节或遗漏。
出处
1.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降、败、杀人及剽动者斩,盗者十倍取偿,杀牛马者没为奴婢,故道不掇遗。”2.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道不掇遗。”' 意为孔子的言行不放过任何细节。寓意
强调做事要认真仔细,不放过任何细节,追求完美。
列子
1.
他在做实验时总是道不掇遗,生怕遗漏任何一个步骤。2.
她在检查作业时道不掇遗,确保每一处都正确无误。3.
他整理文件时道不掇遗,每一份资料都归档得井井有条。4.
在准备比赛时,教练要求队员们道不掇遗,确保每项训练都到位。5.
她在做饭时道不掇遗,确保每道菜的味道都恰到好处。道不掇遗的翻译
德语
gründlich und sorgfältig
日语
細心にして徹底
法语
minutieux et complet
英语
meticulous and thorough
道不掇遗的字意分解
dào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7:方式,方法;技能。
8: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9:学术 或宗教教义。
10: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11:方向;志向。
12:说,讲。
13:取道,经过。
14:引导,疏导。
15:料;想,以为。
16:从,由。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wèi
1:给予;馈赠。
2:送交;交付。
3:输送。
4:加给。
yí
1:(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同本义。
3: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4:遗弃;舍弃。
5:不自主地排泄。
6:残存。留下。
7:遗忘。
8:遗留。
9:堕,落下;下垂。
10:遗失之物。
11:姓。

道不掇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o bù duō yí)。abcd式组合,道不掇遗意思是:形容做事非常小心谨慎,不放过任何细节或遗漏。 强调做事要认真仔细,不放过任何细节,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