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而有礼 gōng ér yǒu lǐ

abac式
拼音gōng ér yǒu lǐ
注音ㄍㄨㄥㄦˊㄧㄡˋㄌㄧˇ
繁体恭而有禮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恭而有礼的解释
形容人恭敬而有礼貌,行为举止得体,尊重他人。
出处

1.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2.

出自《论语·学而》:'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寓意
强调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体现良好的修养和品德。
列子

1.

他在与长辈交谈时,总是恭而有礼,深受大家喜爱。

2.

小明在学校里对待老师和同学都非常恭而有礼。

3.

她在公共场合总是保持恭而有礼的态度,给人留下好印象。

4.

参加面试时,他表现得恭而有礼,赢得了面试官的青睐。

5.

在朋友聚会上,他恭而有礼地为大家斟茶倒水,体现了良好的家教。

6.

而且庶士人等……举止言谈,莫不~。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

恭而有礼的翻译
德语
respektvoll und höflich
日语
恭しく礼儀正しい
法语
respectueux et courtois
英语
respectful and courteous
恭而有礼的字意分解
gōng
1:(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
2:同本义。
3:奉行。
4:拱手致礼。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1:(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同本义。
3:表示敬意;尊敬。
4:礼拜,顶礼膜拜。
5:礼遇;厚待。
6:礼节。
7: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8:礼仪。
9:礼物。
10:礼貌。
11:又。
12:礼文;礼书。
13:(tǐ)。身体。
14:姓。

恭而有礼,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ōng ér yǒu lǐ)。abac式组合,恭而有礼意思是:形容人恭敬而有礼貌,行为举止得体,尊重他人。 强调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体现良好的修养和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