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死地 zhì zhī sǐ dì

abcd式
拼音zhì zhī sǐ dì
注音ㄓˋㄓㄉㄧˋ
繁体置之死地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置之死地的解释
形容将人置于绝境,逼其拼死一搏。比喻在极端困境中激发人的潜力和斗志。
出处

1.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2.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置之死地而后生,困之绝境而后存。'
寓意
强调在绝境中激发潜力和斗志的重要性,提醒人在困境中不放弃。
列子

1.

在比赛的最后关头,球队被置之死地,激发了每个人的斗志,最终逆转取胜。

2.

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员工们被置之死地,大家齐心协力,成功渡过了难关。

3.

考试前一晚,他被置之死地,不得不熬夜复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

在野外迷路后,他们被置之死地,凭借团队合作找到了回家的路。

5.

创业初期,团队被置之死地,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6.

我和你都要留心,若还寻着此人,定要~。 ★元·宋子桢《中书耶律公神道缘·悟诈》

置之死地的翻译
德语
in eine aussichtslose Lage bringen
日语
死地に置く
法语
placer dans une situation désespérée
英语
put to the test of life and death
置之死地的字意分解
zhì
1:(会意。从网直,有亦声。网直宜赦。本义:赦罪,释放)。
2:同本义。
3:安放;搁;摆。
4:设置,建立,设立。
5:豁免。
6:废弃;舍弃。
7:搁置;放下;放在一边。
8:购买;置办。
9:(zhí)。树立。
10: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11:驿车;驿马。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置之死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ì zhī sǐ dì)。abcd式组合,置之死地意思是:形容将人置于绝境,逼其拼死一搏。比喻在极端困境中激发人的潜力和斗志。 强调在绝境中激发潜力和斗志的重要性,提醒人在困境中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