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qián bù jiàn gǔ rén, hòu bù jiàn lái zhě

abcd式
拼音qián bù jiàn gǔ rén, hòu bù jiàn lái zhě
注音ㄑㄧㄢˊㄅㄨˋㄅㄨˋㄐㄧㄢˋㄐㄧㄢˋㄍㄨˇㄖㄣˊㄏㄡˋㄅㄨˋㄅㄨˋㄐㄧㄢˋㄐㄧㄢˋㄌㄞˊㄓㄜˇ
繁体前不不見見古人後不不見見來者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解释
形容某人孤独寂寞,无人理解,也可用来形容某人才华出众,超越古今。
出处

1.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

出自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寓意
表达对某人独特成就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一种孤独感。
列子

1.

他在文学创作上别具一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

他的绘画风格独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

她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4.

他的音乐作品充满创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5.

他在哲学思考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翻译
德语
Kein Vorgänger, kein Nachfolger
日语
前には古人を見ず、後には来者を見ず
法语
Pas de prédécesseurs, pas de successeurs
英语
No one before, no one after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字意分解
qián
1:(本义:前进)。
2:同本义。
3:引导。
4:进见。
5:剪裁。
6:前面,与“后”相对;正面。
7:与“后”相对,时间在先。
8:预先;事前。
9:目前。
10:箭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ià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同本义。
3:进见;会见。
4:遇到;碰见。
5:听到。
6:观察;知道;了解。
7:看法,见解。
8: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9: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xiàn
1:“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2:介绍,推荐。
3:(“现”的古字)。
4:现有;现成。
5:现在。
1:(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同本义。
3: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4:古人。
5:天。
6: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7:久远;古老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8: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9:旧,原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án bù jiàn gǔ rén, hòu bù jiàn lái zhě)。abcd式组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思是:形容某人孤独寂寞,无人理解,也可用来形容某人才华出众,超越古今。 表达对某人独特成就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一种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