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地之材的解释
形容人才出众,能力卓越,足以担当大任。比喻有才干的人。
出处
1.
宋·王禹偁《重修北岳庙碑奉敕撰并序》:“惭非掷地之材,有玷他山之石。”2.
出自《后汉书·黄琼传》,原文为“掷地作金石声,所谓金声而玉振之也”,后演变为“掷地之材”。寓意
强调一个人才华横溢,能力卓越,能够担当重任。
列子
1.
他在公司表现出色,被大家称为掷地之材。2.
小李的演讲能力很强,大家都认为他是掷地之材。3.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真不愧是掷地之材。4.
她在绘画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证明了自己是掷地之材。5.
他在比赛中展现出超群的技术,被誉为掷地之材。掷地之材的翻译
德语
ein herausragendes Talent
日语
傑出した才能
法语
un talent exceptionnel
英语
a person of outstanding talent
掷地之材的字意分解
zhì
1:(形声。从手,郑声。本义:扔,抛)。
2:同本义。
3:投射。
4:腾跃,将自身抛入空中。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dì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cái
1:(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2:同本义。
3:泛指原料、材料。
4:才能,能力。
5:财物。

掷地之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ì dì zhī cái)。abac式组合,掷地之材意思是:形容人才出众,能力卓越,足以担当大任。比喻有才干的人。 强调一个人才华横溢,能力卓越,能够担当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