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学织文的解释
形容一种复杂而精细的编织技艺,常用来比喻文章或作品的精巧细致。
出处
1.
明·宋濂《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种学织文,名播于迩遐。”2.
出自《庄子·养生主》,原文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后人引申为精细编织的技艺。寓意
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对细节的重视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列子
1.
她用种学织文的手法制作了一件精美的刺绣作品。2.
这个手工艺品的细节之处体现了种学织文的精髓。3.
他的书法作品就像种学织文,每一笔都充满了艺术感。4.
这件编织品的复杂图案让人联想到种学织文的技艺。5.
她用种学织文的技巧完成了这幅精美的十字绣。种学织文的翻译
德语
komplexes Weben
日语
精緻な織り
法语
tissage complexe
英语
intricate weaving
种学织文的字意分解
chóng
1:幼稚。
zhǒng
1:植物的种子。
2:人的种族或其他生物的族类。
3:人种。
4:种类;类别。
zhòng
1:(形声。从禾,中(重)声。本义:播种;散布)。
2:同本义。
3:种植;栽种。
4:繁殖;养育。
5:移植;接种。
6:培养;培植。
xué
1:(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同本义。
3:模仿。
4:讲述,说。
5:讲学。
6: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7:学问。
8: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zhī
1:(形声。从糸(mì),埴(zhí)声。从“糸”,与丝织品有关。本义:织布,制作布帛的总称)。
2:同本义。
3:编制,组成。
4:搜罗;收集。
5:布帛,织布机上的丝。
6:又。
zhì
1:旗帜。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种学织文,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ǒng xué zhī wén)。abcd式组合,种学织文意思是:形容一种复杂而精细的编织技艺,常用来比喻文章或作品的精巧细致。 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对细节的重视和追求完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