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浅末学的解释
形容学识浅薄,知识不深,常用来谦称自己的学问不够。
出处
1.
晋·范宁《春秋梁传集解序》:“释《谷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2.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孔子自称没有知识,实际上是谦虚之词。寓意
强调谦虚的态度,提醒人们要不断学习,避免自满。
列子
1.
他在学术研讨会上谦虚地说自己只是肤浅末学,希望能多多学习。2.
面对前辈的提问,他只能坦言自己肤浅末学,无法解答。3.
尽管他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他仍然认为自己是肤浅末学。4.
在书法展上,他谦称自己的作品只是肤浅末学的尝试。5.
在文学讨论中,他总是以肤浅末学自居,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肤浅末学的翻译
德语
oberflächlich und unwissend
日语
浅学末識
法语
superficiel et ignorant
英语
superficial and ignorant
肤浅末学的字意分解
fū
1:(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同本义。
3: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4: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5:外表。
6:(fǔ)。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7:浅薄。
8:大。
9:肥美,美。
qiǎn
1:实行,实现。
2:(形声。从水,戔(jiān)声。本义:水不深)。
3:从表面到底或外面到里面距离小的。与“深”相对。
4: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距离小(跟“深”相反)。
5:浅显,明白易懂。
6:肤浅,浅薄。
7:不久,时间短。
8:衣带宽松。
9:程度不深的。
10:颜色淡薄。
jiān
1:流水声
mò
1:(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同本义。
3: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4: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5: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6:末期;晚年。
7:细的粉末。
8:蓋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
9:卑微。
10:低级。
11:微不足道。
12:细,小。
13:肤浅。
14:抹拭。
15:姓。
xué
1:(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同本义。
3:模仿。
4:讲述,说。
5:讲学。
6: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7:学问。
8: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肤浅末学,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ū qiǎn mò xué)。abcd式组合,肤浅末学意思是:形容学识浅薄,知识不深,常用来谦称自己的学问不够。 强调谦虚的态度,提醒人们要不断学习,避免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