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刑拷打的解释
指不使用刑罚而进行的拷打,通常指通过其他手段施加痛苦或压力以获取信息或逼迫认罪。
出处
1.
罗广斌《红岩》第15章:“在渣滓洞对江姐进行非刑拷打,很显然,这是敌人疯狂的报复!”2.
出自《汉书·刑法志》,原文为“非刑拷讯”,后演变为“非刑拷打”。寓意
提醒人们在获取信息或逼迫认罪时应避免使用暴力手段,强调人道主义精神。
列子
1.
侦探小说中,侦探常常使用非刑拷打来逼迫嫌疑人说出真相。2.
电影里,主角被绑匪用非刑拷打的方式逼问藏宝地点。3.
在某些历史剧中,官员会使用非刑拷打来逼迫犯人招供。4.
小说中,主人公被敌人用非刑拷打的方式逼问情报。5.
在推理游戏中,玩家需要破解非刑拷打的谜题来推进剧情。非刑拷打的翻译
德语
Verhör ohne Folter
日语
非拷問
法语
interrogatoire sans torture
英语
non-torture interrogation
非刑拷打的字意分解
fēi
1:(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同本义。
3:责怪;非难;反对。
4:讨厌。
5:讥刺。
6:(fěi)。诽谤,诋毁。
7:∮秩?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
8:躲开。
9:无;没有。
10:不对;错误。
11:相当于“不”、“不是”。
12:不真实。
xíng
1:同本义。
2:惩罚。
3:形容,形体。
4:法式,典范,榜样。
5:姓。
kǎo
1:(形声。从手,考声。本义:打;拷打) 同本义。
dǎ
1:(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同本义。
3:往;去。
4:制造;建造。
5:砍;割。
6:除去。
7: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8:摇荡。
9:武术 。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dá
1:量词,指十二个

非刑拷打,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ēi xíng kǎo dǎ)。abcd式组合,非刑拷打意思是:指不使用刑罚而进行的拷打,通常指通过其他手段施加痛苦或压力以获取信息或逼迫认罪。 提醒人们在获取信息或逼迫认罪时应避免使用暴力手段,强调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