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而治之 fēn ér zhì zhī

abcd式
拼音fēn ér zhì zhī
注音ㄈㄣˋㄦˊㄓˋㄓ
繁体分而治之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合而治之
  • 集中处理
  • 整体解决
分而治之的解释
分而治之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分别解决后再合并结果。常用于算法设计和管理策略中。
出处

1.

清·俞樾《群经平议·周官二》“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是亦不自医也。”

2.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分而治之',原意是指在军事上分化敌方力量,以便各个击破。
寓意
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提倡系统化、结构化的思维方式。
列子

1.

为了完成这个大项目,我们决定分而治之,每个人负责一个部分,最后再整合。

2.

数学老师教我们用分而治之的方法解复杂的方程组。

3.

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妈妈总是采用分而治之的方式,让每个孩子负责一部分家务。

4.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决定将大任务分而治之,由不同部门分别完成。

5.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采用分而治之的策略,每个人负责一个模块,最后集成在一起。

6.

维护国与国之间友爱关系,互利与和平事业,反对民族奴役,反对~的策略。 ★宋庆龄《人民团结起来是不可战胜的》

分而治之的翻译
德语
teile und herrsche
日语
分断統治
法语
diviser pour régner
英语
divide and conquer
分而治之的字意分解
fēn
1:(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3:辨别,区分。
4:分给,分配。
5:离开;离别。
6:分散。
7:把…隔开成两半。
8:排解,调和矛盾。
9:分担,共同承担。
10: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11: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12: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13: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14: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15:分头;分别。
16:乱,杂。
fèn
1: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2:分际,合适的界限。
3:职分;本分。
4:原则;原理。
5:资质。
6:情分。
7:甘愿;满意。
8:意料;料想。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zhì
1:(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2:同引申义。
3:治理;管理;统治。
4:办理;处理。
5:经营。
6:治;治疗。
7:惩处;惩办。
8:修筑。
9:整顿,训练。
10:研究。
11:政治。
12: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
13:又。
14: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分而治之,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fēn ér zhì zhī)。abcd式组合,分而治之意思是:分而治之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分别解决后再合并结果。常用于算法设计和管理策略中。 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提倡系统化、结构化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