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烛怪的解释
形容一种奇异而恐怖的事物或现象,常用于描述怪诞或神秘的事件。
出处
1.
《晋书·温峤传》:“峤旋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怪状。”2.
出自明代小说《聊斋志异》,其中有一篇故事讲述了犀角状的怪异生物,称为犀角烛怪。寓意
提醒人们对未知和神秘事物保持警惕,尊重自然界的未知力量。
列子
1.
夜晚的森林中,传来了犀角烛怪的诡异声音,让人不寒而栗。2.
在古老的传说中,犀角烛怪常常出现在荒凉的山谷里。3.
探险队在洞穴中发现了类似犀角烛怪的痕迹,感到非常恐惧。4.
孩子们在篝火晚会上讲述犀角烛怪的故事,吓得不敢入睡。5.
小说中的反派角色被描述为犀角烛怪一般的恐怖存在。6.
鲁迅先生诗歌的深刻,有如~,使社会上的一切“怪物”都现了原形。犀角烛怪的翻译
德语
Nashornhorn-Kerzenmonster
日语
サイの角キャンドル怪
法语
monstre à corne de rhinocéros et bougie
英语
rhinoceros horn candle monster
犀角烛怪的字意分解
xī
1:犀牛。
2:犀牛皮。
3:犀牛角 。可入药,也可制器。
4:锋利;坚固。
jiǎo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2:同本义。
3:突起的额骨。
4: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
5:角落。
6:号角。
7:古时平斗斛的工具。
8:古代量器名。
jué
1: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2:比试;竞争。
3:衡量,考察。
zhú
1:(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2:同本义。
3:蜡烛(始于唐代)。
4:照;照亮。
5:洞察。
6:姓。
guài
1:(形声。从心,圣(kù)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2:妖精,鬼物。
3:责怪。
4:惊异;觉得奇怪。

犀角烛怪,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ī jiǎo zhú guài)。abcd式组合,犀角烛怪意思是:形容一种奇异而恐怖的事物或现象,常用于描述怪诞或神秘的事件。 提醒人们对未知和神秘事物保持警惕,尊重自然界的未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