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牍之劳的解释
形容处理公文、文书等事务的繁重劳累。
出处
1.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
出自《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尝自言:吾老当为《太玄》,少以案牍为劳。'寓意
提醒人们在工作中要有耐心和毅力,面对繁琐事务时保持平和心态。
列子
1.
他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文件,真是案牍之劳。2.
秘书的工作就是案牍之劳,常常忙得不可开交。3.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老板天天加班,真是案牍之劳。4.
她刚上班就遇到案牍之劳,感觉压力很大。5.
新来的同事不适应这种案牍之劳,常常抱怨。6.
吾徒幸无~,且有休退之日,登高能赋,此其时乎? ★明·李桢《长安夜行录》案牍之劳的翻译
德语
mit Papierkram belastet
日语
書類仕事に忙殺される
法语
accablé de paperasse
英语
burdened with paperwork
案牍之劳的字意分解
àn
1:(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2:同本义。
3:无靠背的坐具。
4:长方形的桌子。
5:案件。
6: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成例。
7:狱讼的案卷。
8:又。
9:按语。同“按”。
10:按;用手向下压。
11:考查,研求。
12:查办。
13:查讯、审问。
14:又。
15:又。
16:又。
17:切。
dú
1:(形声。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
2:同本义。
3:引申为公文。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láo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2:同本义。
3:烦劳;麻烦。
4:慰劳。
5:忧愁;愁苦。
6:夺取。
7:劳累,疲劳。
8:辛苦;费力。
9:劳绩,小功。
10:摩田农具。

案牍之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àn dú zhī láo)。abcd式组合,案牍之劳意思是:形容处理公文、文书等事务的繁重劳累。 提醒人们在工作中要有耐心和毅力,面对繁琐事务时保持平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