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牙后的解释
比喻拾取别人用过的言论或观点,缺乏自己的见解和创意,常带有贬义。
出处
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2.
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后人引申为拾人牙慧。寓意
提醒人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盲目跟从他人。
列子
1.
他在演讲中拾人牙后,没有提出任何新观点,令人失望。2.
小李的论文被批评为拾人牙后,缺乏创新性。3.
讨论时,他总是拾人牙后,没有自己的见解。4.
这个作家被指责为拾人牙后,作品缺乏原创性。5.
在辩论中,他拾人牙后,无法自圆其说。6.
若仅以新为嫌,是必~,人云亦云,否则抱柱守枝,不敢逾限一步,是尚得成家哉? ★清·赵翼《瓯北诗钞》卷四拾人牙后的翻译
德语
die Ideen anderer nachplappern
日语
他人の意見を拾う
法语
imiter les idées des autres
英语
parroting others' ideas
拾人牙后的字意分解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yá
1:(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3:形状像齿的东西。
4:特指象牙。
5:萌芽。
6:孩童。
7:姓。
hòu
1:(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同本义。
3:帝王的妻子。
4:古代指列国诸侯。
5: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6: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7:(会意。金文,从“彳”(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yāo,小),从“攵”(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8:同本义。
9:承继。
10:后代,子孙。
11:次序在后。
12: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13:后面,位置在后。

拾人牙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í rén yá hòu)。abcd式组合,拾人牙后意思是:比喻拾取别人用过的言论或观点,缺乏自己的见解和创意,常带有贬义。 提醒人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盲目跟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