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君子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谦虚有礼,品德高尚,符合儒家君子标准的人。
出处
1.
《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2.
出自《论语·学而》,原文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寓意
强调谦虚和礼貌的重要性,提倡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列子
1.
他在公司里一直以谦谦君子的态度对待同事,深受大家敬重。2.
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依然保持着谦谦君子的风度。3.
作为班长,他以谦谦君子的姿态带领大家,班级氛围非常和谐。4.
在比赛中,他输了也不失谦谦君子的风范,赢得了对手的尊重。5.
即使在面对批评时,他也始终保持着谦谦君子的态度,虚心接受。6.
俺这等~,须不比泛泛庸徒。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谦谦君子的翻译
德语
ein bescheidener Gentleman
日语
謙虚な紳士
法语
un gentleman modeste
英语
a humble gentleman
谦谦君子的字意分解
qiān
1:(形声。从言,兼声。本义:谦虚,谦逊) 同本义。
2:嫌疑。
3:丧失。
4:同时具备若干方面。
5:满足。
qiān
1:(形声。从言,兼声。本义:谦虚,谦逊) 同本义。
2:嫌疑。
3:丧失。
4:同时具备若干方面。
5:满足。
jūn
1:(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3: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
4: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5:夫妇之间的尊称。
6:主宰、统治。
z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zì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谦谦君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ān qiān jūn zǐ)。aabb式组合,谦谦君子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谦虚有礼,品德高尚,符合儒家君子标准的人。 强调谦虚和礼貌的重要性,提倡高尚的品德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