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竹难书的解释
形容事情众多,难以尽数,常用来表达某人或某事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繁多,难以一一列举。
出处
1.
《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2.
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文为'莽恶闻天下之言,公卿以下,知而莫敢告,诸生传之,辄捕系,或以告变,辄捕系。莽恶闻天下之言,公卿以下,知而莫敢告,诸生传之,辄捕系,或以告变,辄捕系。'后人以'磬竹难书'形容罪行累累,难以尽数。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避免犯罪行为,强调罪行的严重性和广泛性。
列子
1.
这个骗子诈骗了无数人,真是磬竹难书。2.
他犯下的罪行磬竹难书,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3.
这个公司的问题磬竹难书,导致了它的最终倒闭。4.
她对家庭的伤害磬竹难书,家人最终选择了离她远去。5.
这个贪官的贪污行为磬竹难书,最终被判了重刑。6.
三臣罪状,~。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磬竹难书的翻译
德语
Verbrechen zu zahlreich, um sie aufzuzeichnen
日语
罪状多すぎて書ききれない
法语
crimes trop nombreux pour être enregistrés
英语
crimes too numerous to record
磬竹难书的字意分解
qì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本义: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2:同本义。
3:弯腰。表示谦恭。
4:假借为“骋”。纵马奔驰。
5:空,尽。
zhú
1:(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3:竹简。
4: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5:竹林。
nán
1:(形声。从隹(zhuī)?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困难;艰难;不容易。
3:不可;不好。
4: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5:使感到困难。
6:
7:恐惧。
8:敬。
9:驱除疫鬼之祭。
nàn
1: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2: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3:怨仇;仇敌。
4:诘问;责难。
5:抵挡;拒斥。
6:论说;争辩。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磬竹难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ìng zhú nán shū)。abcd式组合,磬竹难书意思是:形容事情众多,难以尽数,常用来表达某人或某事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繁多,难以一一列举。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避免犯罪行为,强调罪行的严重性和广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