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予不信的解释
表示对方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话,常用于强调自己所言属实。
出处
1.
《诗经·王风·采葛》:“谓予不信,有如日。”2.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谓予不信,予其病诸?”'意思是孔子说:“如果说我不诚信,那我确实有这个毛病吗?”寓意
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相信他人的诚意。
列子
1.
小明对小红说:“我真的没有动你的书包。”小红却说:“谓予不信,我怎么会相信你?”2.
他坚持说自己没有迟到,同事却说:“谓予不信,你看看时间记录。”3.
妈妈说:“我真的没有吃你的巧克力。”弟弟却说:“谓予不信,你嘴角还有巧克力渍呢。”4.
朋友说:“我真的没有忘记你的生日。”我却说:“谓予不信,你连礼物都没有准备。”5.
老师说:“我真的没有改你的分数。”学生却说:“谓予不信,我的卷子明明有改动痕迹。”谓予不信的翻译
德语
Glaube mir nicht
日语
私を信じないで
法语
Ne me crois pas
英语
Do not believe me
谓予不信的字意分解
wèi
1:(形声。从言,胃声。本义:告诉)。
2:同本义。
3:说。
4:评论。
5:称为。
6:认为,以为。
7:意料。
8:援助。
9:
10:因为。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ìn
1:(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同本义。
3:真实,不虚伪。
4:相信;信任。
5:守信用。
6:住宿两夜。
7:证实;应验。
8:知晓。
9:信约;盟约。
10:符契;凭证。
11: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12:音讯。
13: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14:放任;随便。
15:果真,的确。
16:姓。

谓予不信,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èi yǔ bù xìn)。abcd式组合,谓予不信意思是:表示对方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话,常用于强调自己所言属实。 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相信他人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