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之交 zhú mǎ zhī jiāo

abac式
拼音zhú mǎ zhī jiāo
注音ㄓㄨˊㄇㄚˇㄓㄐㄧㄠ
繁体竹馬之交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竹马之交的解释
形容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竹马指小男孩骑竹竿当马,比喻童年玩伴。
出处

1.

唐·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2.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长干行》中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后人用竹马之交比喻青梅竹马的友情。
寓意
强调从小培养的友谊是最深厚、最珍贵的。
列子

1.

小明和小红从小一起长大,是一对竹马之交。

2.

他们虽然现在各奔东西,但依然保持着竹马之交的友谊。

3.

在同学会上,大家都感慨他们是真正的竹马之交。

4.

小时候的竹马之交,长大后依然是彼此最亲密的朋友。

5.

他们从小就是竹马之交,感情深厚,任何困难都能一起面对。

6.

他和蔡文姬是~,他们是太亲密了。 ★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一场

竹马之交的翻译
德语
Kindheitsfreunde
日语
幼馴染
法语
amis d'enfance
英语
childhood friends
竹马之交的字意分解
zhú
1:(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3:竹简。
4: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5:竹林。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jiāo
1:(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2:脚胫相交。
3:交叉;交错,错杂。
4:结交; 交往。
5:交接,移交;交换。
6:交配。
7:接触。
8:送上;付出。
9:朋友。
10:友谊;友情。
11:交往。
12:〖时间〗交替之际。
13:跟头。
14:地名。汉代交州的略称。
15:一齐。
16:互相,相互。
17:美丽。
18:侮慢,骄傲。
19:狡谲,诡诈。

竹马之交,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ú mǎ zhī jiāo)。abac式组合,竹马之交意思是:形容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竹马指小男孩骑竹竿当马,比喻童年玩伴。 强调从小培养的友谊是最深厚、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