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刑逼拷 fēi xíng bī kǎo

abcd式
拼音fēi xíng bī kǎo
注音ㄈㄟㄒㄧㄥˊㄅㄧㄎㄠˇ
繁体非刑偪拷
感情贬义
近义词
  • 严刑逼供
  • 拷问逼供
  • 威逼利诱
反义词
非刑逼拷的解释
指不使用刑罚而通过其他手段逼迫审问。强调的是在不使用直接暴力手段的情况下,通过心理压力或其他方式进行逼供。
出处

1.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他非刑逼拷,打死平民,纳贿诈财。”

2.

出自《汉书·刑法志》,原文为“非刑逼拷,求之不得”,意在说明即使不使用刑罚,逼迫审问也难以得到真实的供词。
寓意
提醒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应避免使用不正当手段,强调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列子

1.

侦探小说中,侦探常常使用非刑逼拷的方法来获取线索。

2.

在电影中,主角通过非刑逼拷的方式让嫌疑人说出了真相。

3.

心理咨询师通过非刑逼拷的方式帮助患者回忆被压抑的记忆。

4.

在游戏中,玩家需要使用非刑逼拷的技巧来解开谜题。

5.

在历史剧中,官员使用非刑逼拷来逼迫犯人招供。

非刑逼拷的翻译
德语
Verhör ohne Folter
日语
拷問なしの尋問
法语
interrogatoire sans torture
英语
non-torture interrogation
非刑逼拷的字意分解
fēi
1:(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同本义。
3:责怪;非难;反对。
4:讨厌。
5:讥刺。
6:(fěi)。诽谤,诋毁。
7:∮秩?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
8:躲开。
9:无;没有。
10:不对;错误。
11:相当于“不”、“不是”。
12:不真实。
xíng
1:同本义。
2:惩罚。
3:形容,形体。
4:法式,典范,榜样。
5:姓。
1:(形声。从辵(chuò),畐(fú)声。本义:接近,靠近)。
2:同本义(仅表示空间距离的接近、靠近)。
3:逼迫,即紧紧催促。
4:驱逐;追赶。
5:狭窄。
6:危急,紧急。
7:很,程度深。
kǎo
1:(形声。从手,考声。本义:打;拷打) 同本义。

非刑逼拷,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ēi xíng bī kǎo)。abcd式组合,非刑逼拷意思是:指不使用刑罚而通过其他手段逼迫审问。强调的是在不使用直接暴力手段的情况下,通过心理压力或其他方式进行逼供。 提醒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应避免使用不正当手段,强调道德和法律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