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楼阁的解释
亭台楼阁指的是园林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四种建筑形式,常用来形容园林景观的优美和丰富多样。
出处
1.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大园庭,但亭台楼阁,树木山石,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2.
出自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园亭·亭台楼阁》:'园林之胜,亭台楼阁,各极其妙。'寓意
表达对园林建筑艺术的赞美,体现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列子
1.
公园里,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游人如织。2.
我们来到古镇,欣赏着那些保存完好的亭台楼阁。3.
在苏州的园林中,亭台楼阁随处可见,令人流连忘返。4.
他画了一幅画,描绘了江南水乡的亭台楼阁。5.
假日的午后,我们在亭台楼阁间散步,享受着宁静的时光。6.
我喜欢中国的~。亭台楼阁的翻译
德语
Pavillons, Terrassen, Türme und Laubengänge
日语
亭台楼閣
法语
pavillons, terrasses, tours et kiosques
英语
pavilions, terraces, towers, and kiosks
亭台楼阁的字意分解
tíng
1:(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2:同本义。后指驿亭。
3:亭子。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4:古代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
5:像亭子的小房子 。
6:山梨。
7: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
8:养育 。
9:停止。同“停”。
10:适中,均衡 。
11:直。姿势挺立的或笔直 。
12:正。
tāi
1:地名。“台州”的简称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海州为台州,以境内天台山得名,治所在今浙江省临海县。元改为路,明改为府。
tái
1:(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yí))。
2: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
3:(会意。从至,从之,从高省,与室屋同意。按积土四方高丈曰台,不方者曰观曰阙。本义: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
4:同本义。
5:站;单位。
6: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行为。
7:莎草。
8:古代中央官署名。
9:用于某些机器。 如: 一台车床; 一台拖拉机。
10:台风的简称 。 如:请大家注意收听当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注意防台抗台。
11:姓。
lóu
1:(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2:同本义。
3:楼房的一层。
4: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如:楼子(楼阁);楼榭(高台之上的房屋,泛指楼房);楼堞(城楼上的矮墙)。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如:楼车(古代战车。上设望楼);楼舟工(楼船)。
gé
1:(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
2:门限。
3: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4:藏书的地方。
5:架空的栈道。用木板架筑在山岩绝险处的道路。
6:官署名。内阁的简称。
7:特指女子的卧房。
8:放置,搁置。

亭台楼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íng tái lóu gé)。abcd式组合,亭台楼阁意思是:亭台楼阁指的是园林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四种建筑形式,常用来形容园林景观的优美和丰富多样。 表达对园林建筑艺术的赞美,体现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